饮水机、微波炉、电热器、电插座……杨娜把这些东西都放在阎红波的床前,他一伸手就能够到。她买来穴位按摩的书,一有空就帮他按摩,工作再忙,也要抽空推他出去散心。
“以前他有些自闭,除了我不愿意跟其他人说话。”杨娜说,现在他稍微好了一些。回想这3年,杨娜说,感觉自己也比以前更有耐心,更懂事了。
3年后
明知无望,想到离开又割舍不下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两人面前。3年过去了,阎红波仍旧无法站起来走路。昨日下午,记者咨询华西医院运动医学科李箭医生,他称,高度截瘫病人的康复,从目前来说还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说,站起来走路基本没有可能,只能通过相关功能性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父母虽然没有强求,但却提出让杨娜回家去住。杨娜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两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一段无望的恋爱,但一想到要离开,就会心头酸。
杨娜说,低保,还有那套无法居住的房子,就是阎红波全部的“家产”了。由于经济困难,他用的轮椅还是四年前残联配的手动轮椅,很小的坡都上不去,自然也没有条件进行良好的治疗。
“我离开了他,他生活完全无法自理,恼火。”杨娜说,她想尽可能地给他创造最好的环境。如何算是“最好的环境”?杨娜沉默了片刻,说希望阎红波生活能安逸一些,比如,希望在家门口砌一个斜坡,代替门外的台阶,让他进出门可以方便一些;比如,希望能有好心人帮他把家里那套房子换到1楼,“我还是放心不下,如果没有我,他怎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