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异兽来袭》概念海报曝光,定档6月9日上映。曝光的概念海报中,天色阴暗,全是山野树林,一人一兽悬在停靠的缆车上半空对峙,危机一触即发。
《异兽来袭》作为中国首部怪兽灾难科幻巨制CG大片,不仅吸引了诸多实力派演员如《快乐星球》的童星甘于晓雪、著名硬汉演员于博宁、《锦绣未央》的反派女主杨祖青、资深旅法导演尹大为等加盟主演,更有资深制作人陈海帆担纲制片人兼导演,还获得了上市公司德丰影业旗下的中广德丰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图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出品。
在国内少见的大片题材,加上怪兽+冒险的特殊题材,让《异兽来袭》还未上映就得到国内外不少媒体的关注,甚至被好莱坞知名特效团队称为中国版的《异形》。
然而,所有经典的怪兽电影,从《哥斯拉》、《侏罗纪公园》、《异形》到前不久才重制过的《金刚-骷髅岛》,都出产于好莱坞大工业化的基础之上。一般来说,由于国内影视工业化水平较低,很少有导演愿意拍或者说敢拍这类型的电影。
而这一次,《异兽来袭》借助互联网平台公司蓝海创意云携手发力,只依靠国内团队完成一部科幻怪兽片,既是大胆之举,也是创新之举。
被困于“作坊式生产”的“导演中心制”
一条完整的电影产业链包括原著创作、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院线、影院,反映的是电影产业主体之间的经济生态体系。而位于产业上游的电影制作,是体现一个国家影视行业工业化程度的核心,其内部又能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与欧美电影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影工业在发展程度上不得不承认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出产的影视作品无论从影片质量,国际影响力,制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还是产业分工精细化,都与电影工业化成熟的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虽然国内也存在中影集团、万达影视、华谊兄弟这样的制片大厂,能从制作、发行到营销与国际化相靠拢,但拥有雄厚资本的制片大厂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来说并不处于核心位置,其内部施行的工业化流程无法成为具有全国性的标准化流程,因此只能局限于大量以导演为中心的“作坊式生产”中,脱离不了泥潭。
如今一部国产电影的制作,前期主要依靠导演为中心的作坊式操作,中期依靠大型制片公司提供的资本由导演和制片人合作拍摄,后期则往往交给国外有经验有技术的特效公司完成。由于专业人才缺乏流动性,即使有中影数字制作这样的后期基地,产品的水准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纵观国产电影前中后期的制作模式,大型制片厂始终没找到统一标准,与好莱坞成熟的沟通体系相比,国产电影始终依靠“导演中心制”的“作坊式生产”来实现。虽然近些年国产电影也出现了不少特效大片,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国产电影工业化发展的代表,但实际上这些影片与所谓电影工业化体系下的产物还相差甚远,这些优秀作品依然只是个别存在强行推动,而不是依靠成熟的工业流程和系统如流水线一样可以量产。
《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生化危机6:终章》这类爆米花电影、重工业电影,在好莱坞只要投入充足的资金就能在短期内量产,而在国内,这一点却始终无法做到。
未来——互联网渗透电影行业,传统生产方式全面颠覆
以“导演中心制”为支撑的“作坊式生产”已经陷入颓势,虽然众多专业人士对新的电影生产模式究竟应该是什么模样还处于懵懂状态,但是互联网进入电影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必然,并且其力量正以几何倍数在快速积累,相信终有一天会彻底冲垮传统的好莱坞模式,开启新的电影工业模式。
在美国,以Netflix和亚马逊为首的互联网势力已经开始相关尝试,像网飞就是以精品网剧为支点不断撬动好莱坞的传统生产模式。究其根本,在于互联网自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对电影工业的各个环节逐渐实现了量化,因此整个工业体系也变得彻底透明。
依靠互联网超出地域阻隔的无限性,世界各地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过去传统电影工业无法挖掘的潜力正逐步变现,成为世界电影工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在年初热映的真人电影版《攻壳特工队》,正是互联网进入影视工业的第一波发力。
跳出好莱坞——中国电影工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传统影视工业在线下始终无法突破传统因素的困扰,在缺乏劳动量化的情况下,中影、万达等影视行业巨头也无法规范整个中国的影视产业,创造东方的“好莱坞”。
但是当互联网与影视开始结合,传统的桎梏也就不复存在,中国的电影工业转型升级之路也由此开启。其中,本次蓝海创意云携手《异兽来袭》主创团队,深入到国产电影不熟悉的大片制作中去,就是互联网与电影工业逐步结合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异兽来袭》作为一部怪兽片,对资金的要求自然非常沉重,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高质量地完成电影,就是蓝海创意云参与的意义所在。
包括特效在内,本次《异兽来袭》的所有后期制作都交给了蓝海创意云完成。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文创”的互联网公司,蓝海创意云利用平台过去超过十万家文创领域工作室和公司的积累,将复杂的后期制作根据过去平台收录的大数据统计,按照每个工作室的能力,精准地实现了后期的分包。后期被分成特效、配音、剪辑、音乐、片花预告片、海报等一系列工作,整合平台上最优质的团队,共同来完成《异兽来袭》的后期工作。
在工作模式上,蓝海创意云利用互联网的无限特性,创造性地实现了项目跨地区、全方位的协同创作。将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和众智、众创的业务模式融合到文创行业的生产和管理中,利用互联网整合全球资源,辅之以平台自研的协同创作工具如安捷秀、云盘、云应用等,以及节点遍及全球的渲染农场,更是支持Maya、3ds Max、Blender等主流3D制作软件和V-Ray、mental ray、Redshift、Iray等知名渲染器,为《异兽来袭》等影片后期工作的协同创作提供高效便捷的管理工具,从而帮助项目方在平台上快速高效匹配人才、资源、资金,组建动态、弹性、敏捷的虚拟化团队,共同实现跨地域协同创作。
可以说,蓝海创意云本次对《异兽来袭》后期工作的分包,已经跳出传统意义上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范畴,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伴随互联网的深度发展,未来的影视工业必定会与互联网产生越来越多的交集。本次蓝海创意云的实践,正是越过了好莱坞逐渐落伍的电影工业体系,抢先一步进入“互联网+电影”的新天地。
可以这么说,蓝海创意云本次对《异兽来袭》后期项目的分包实践,为中国电影工业的转型升级打开了一条康庄大道。在节约成本,深度合作,加速团队建设,提高合作效率等多个方面为未来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工业化提供了最初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