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影视圈首页    北京时间:
  •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 首 页
  • 娱乐天下
  • 笑话林
  • 精彩中国
  • 生活一点通
  • 直播在线
  • 专题直通车
  • 美体私语
  • 情感话题
  • 时装潮流
  • 天生我才
  • 料事如神
  • 热点关注
  • 情感天空
  • 明星情感
  • 爱情宝典
  • 男人女人
  • 情感自述
  • 美容美体
  • 奢华品牌
  • 家居生活
  • 亚洲影视圈
  •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影视圈首页 > 娱乐天下 > 列表
  • 央视春晚用语纠错 春晚咬文嚼字

  • 发布时间:2014-02-10 10:47:21  来源:互联网
  • 5.18K
  •  冯氏春晚已经谢幕,但关于“春晚”的话题,还未结束。近日,春晚又被《咬文嚼字》“盯”上了,最新发布的春晚文字差错报告显示,张国立误读成语,将“血脉偾张”的“偾”读错。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专访《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他揭秘了如何“咬”春晚,以及“咬”春晚这些年背后的故事。

      曾现场为春晚把关

      字幕组“副”“幅”不分

      “对于春晚,不仅仅是我们编辑部在咬,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支撑,就是观众,他们把意见通过邮件投稿或打电话告诉我们,我们在初一当天,专门组织专家看春晚,对读者的问题进行核对,并论证出最后的结果。”昨日,《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告诉记者,央视“春晚”一直是《咬文嚼字》重点关注对象。

      2007年,《咬文嚼字》编辑部受邀到春晚直播现场把关。黄安靖称,自己也作为被邀的专家之一去了现场。当时,他们还认真研究过“春晚”字幕的制作程序,发现这个体系存在问题,“当年是前方在播放,后方半个小时出一个带子,就开始根据带子制作字幕,当年八台电脑同时在制作字幕,但我们发现这八台电脑的操作人员全部是搞技术的工作人员,都是电脑专业,有些连一副对联是‘副’还是‘幅’都搞不清楚。并且没有人把关,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大漏洞,回去后代表编辑部给台长写了一封信。”

      咬了春晚好几年

      冯氏春晚堪称差错最少

      《咬文嚼字》编辑部在信中给央视提出了提高“春晚”文字质量的具体四条建议。

      当时,央视导演组十分诚恳地接受了意见,内部工作人员告诉黄安靖,在收到建议信后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每一年配备语言文字专家,将原来的流程改掉,之后每一年配备专门的文字组。“《咬文嚼字》就没再去过现场,央视春晚的文字水平逐年提高。总的来说,《咬文嚼字》咬的这些年,这次的冯氏春晚是差错最少的一年。”

      黄安靖认为,冯氏春晚在文字使用上,态度严谨,十分用心。不过,也并非无懈可击,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这次春晚的第一个差错,首先是读者看到的,最早的意见是大年三十晚上,春晚开播后半个小时不到,《咬文嚼字》的电子信箱就收到了第一个被咬的问题,称《“春晚”是什么》短片把公历年和农历年弄混了。

    网罗天下
    亚洲影视圈(www.2mov.cn)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Email:cntvan@sina.com 亚洲影视圈 QQ群:56312570 QQ:1205509309 法律顾问:肖海涛 冀ICP备14014142号-17